辽宁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为侨服务 > 参政议政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于加大社会养老机构扶持力度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31日  信息来源:鞍山市侨联 张庆洲

  我省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测算,预计到2015年,辽宁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863万,约占总人口的20.24%。全省约有130万空巢老人、特困老人、失能老人等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据介绍,我省民办养老机构已发展到800家,床位8万张,占全省所有养老床位的“半壁江山”。

  一、社会养老机构面临的实际困难

  据我们了解,不少民办养老机构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实际困难和问题:

  1、物价上涨推升运营成本,亏损压力增大。据调查得知,物价的上涨,给那些自负盈亏的民办养老机构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民政部门按服务水平、环境条件给民办养老机构划分出等级,分别进行了统一定价。他们的价格不能超出民政部门给定的价格区间,物价在不断上涨,收费却不能涨,让民营养老机构感到难以为继。甚至有的经营者认为,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物价上涨导致运行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不少养老机构硬件条件差,微利经营,有的已出现了亏损。

  2、场所租用难以续约,经营面临生存问题。很多养老机构经营者经济实力并不强,靠租用房屋办院。对他们来说,现在使用的房屋到期后能否续约,房屋动迁后能否找到合适的房源,都是难题。有的房主一听说要办养老院,因为忌讳生老病死,说什么也不愿合作。养老机构出现了租房难。

  3、官方扶持力度较弱,社会关注度低。按规定,民办养老机构只能从民政部门领到有限的每床每月一定的床位运行费。有的经营者认为,这对于资金缺口较大的民办机构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再有,民办养老机构获得的社会关注度远远不及公立养老机构。据了解,逢年过节,一些企业、社会团体开展慰老活动,去的都是公办养老院,那些民办机构里的老人却无人问津。一位从业者说道:“为院里送米面油,为老人揉肩捶背、陪老人聊天这样的消息,我们经常能在媒体上见到,但这样的好事却从来轮不到我们头上。”

  4、制约因素较多,养老质量普遍偏低。价位、地点往往是老人们选择养老院的重要标准。不少退休金较少的老人则摸着腰包选住养老院,他们对环境、伙食、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很低。另一方面,养老院能否提供必要的介助介护服务,是完全或部分失能、失智老人及其家人挑选养老院的首要条件。

  在民办养老院里,入住的老人大多数是介于失能、失智老人与生活完全自理老人之间的“边缘老人”。这部分老人能表达意愿,也可以自己上厕所、吃饭,但身边又离不开人照顾。这对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硬件设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但目前这些养老机构的住宿条件和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老人们的需求。

  条件简陋的养老院不在少数。据了解,不少养老院的老人们都使用公共的水房、厕所、洗浴间。这些公共卫生区域大多比较狭小,硬件设施和卫生条件也不尽如人意。有的连洗澡间也没有,老人只好结伴到外面的浴池洗。大多数养老院的介护服务区都有难以清除的异味。有的养老院介护病房因为频繁拖洗地面,加上采光通风不好,地面十分潮湿。为了能用有限的空间收住更多老人,一家中小规模的养老院用简易隔断将原本就不大的房间分割成更小的单人间或双人间,两张床中间的过道只有一米多宽。老人的寝室通常面积较小,陈设也比较简单。条件好些的养老院会铺设地板,安放床头柜、衣柜,提供水壶等生活用具。条件差一些的养老院没有铺设地板,连老人的睡床尺寸、样式都不统一,加上管理比较松散,一些老人在寝室里扯上了晾衣绳,并把破烂家当堆到屋里,时间久了屋子散发出一股怪味。

  入住老人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少得可怜。大部分养老院只是简单地把老人按照生活是否能够自理划分到不同楼层、区域。一些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行动不方便的老人被安置在楼上,平时难得到户外,只能在走廊里走一走。大部分生活能自理、走路比较利索的老人都集中在养老院的门厅和院子里,靠卖呆或者闲聊打发时间。这些养老院没有棋牌室、健身室、图书室等老年活动区,有的养老院寝室里甚至连电视机都没有,老人们只能在公共区域里同看一台电视。老人们对于院里的饮食,普遍是不求吃的多好,饭菜做得干净,能吃饱就行。

  5、从业人员待遇低压力大,招工难缺口大。从业人员的护理水平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水准。从业人员多为女性,年龄在60岁左右、有家庭经济负担的农民、下岗人员和外来务工者。她们在上岗之前,普遍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技术培训。但她们的工作却很辛苦。有的护理员一个人要负责照顾23位老人,一天忙个不停。护理员无故遭到患病、神志不清老人的打骂,被老人家属误解,也是常有的事。然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市护理从业人员工资待遇极低。有的养老院护理员的月工资为900 -1200元。很多养老院的经营者都坦言,护理员的付出和所得完全不成比例。

  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着护理人员缺口大、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有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护工更是极度缺乏。社会养老机构存在着后继乏人的实际问题。一位经营者这样描述道:“现在护工太不好招了,到劳务市场招人的时候,一提要伺候老人大小便,人家扭头就走。”养老院经营管理者们普遍对护理员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据介绍,2002年,曾经邀请国外专家到某市免费开办了一次护理员培训班,当时有200多名下岗女工接受了培训。培训结束后,选择从事护理员工作的人却少之又少,很多人从事一段护理工作之后又选择了转行。据调查,某市职校护理专业的学生们毕业后,无人选择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

  二、几项建议

  上述这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客观地说,同我们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有关,同我们的财力有关。但目前的状况同我们的发展水平、同我们的实力是否匹配呢?我们就没有可为了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决策层应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将其列入重大社会建设的议事日程。立足当下,考虑长远,统筹规划,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整合社会资源,借鉴和探索多种养老模式,逐步建立起显示鞍山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养老服务体系。当前,尤其要在政策、资金、用房、人力资源供给等方面加大对社会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推动其健康发展。

  2、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应通过各种方式大大提高对社会养老机构的关注度。让更多的入住老人、让更多的社会养老机构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关心、理解、重视、帮助。养老事业涉及全社会,关联千万家,这项事业不仅仅是主管部门应尽的责任,更需决策层和全社会拿出更多精力,伸出更多援手,送去更多温暖。

  3、着手试行“民办公助”、“公建民营”等养老模式。国家有关部门有所提倡,外地也有一些成型的、比较好的做法,我们应当结合辽宁实际,选择城市加以试行和借鉴,闯出一条多种方式有效运营的养老服务体系。

  4、尽快给现存的社会养老机构一些急需的具体帮助,扶助其健康发展,解除其生存之忧。比如,收费标准的适当调整问题,医疗机构、医疗卡延伸到养老院的问题,组织党政、工青妇及其他社团、各类社会机构定期走访、慰问各类养老院的问题,引导、协助建立行业协会,促进其加强自身建设、互学互帮、有序竞争、共同发展的问题。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