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无障碍浏览
辽宁省侨联13家博物场馆 获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2022年10月13日  来源:辽宁省侨联

辽宁省侨联13家博物场馆

获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1.抚顺赫图阿拉城

赫图阿拉故城,位于中国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是满语,史称“兴京”,汉意为横岗,即建在平顶山岗上的城。赫图阿拉故城,发掘面积3500平方米。该城横亘于群山拱卫之间,由内、外两城组成,内城中部地势低洼,有城内唯一一口饮水井“罕王井”。赫图阿拉故城是一座拥有400余年历史的古城,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众多清前时期的历史名人都出生在这里。赫图阿拉城为努尔哈赤称汗的后金都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山城式都城,也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女真族山城,对研究清初历史、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距今近400年历史,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朝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3.葫芦岛兴城古城

兴城古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四A级景区,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为我国迄今保留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城呈正方形,城墙高8.8米,周长3270米,城设四门。古城的正中,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钟鼓楼,与四座城门遥相呼应。城内有祭祀孔子的文庙一座、祖氏牌坊两座、蓟辽督师府。城东南角建有魁星楼一座,其余三角均用以架设红夷大炮防御。当年明清宁远之役,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被红夷大炮击中,身负重伤,兵败之后不久身亡。古城内可接纳万人同时参观游览,文庙、将军府、督师府为海内外华人华侨提供文化交流的平台。

 

4.沈阳老字号博物馆

沈阳老字号博物馆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135号,面对沈阳故宫,面积3000多平方米,于2018年4月28日开业。建筑风格雕梁画柱,飞檐翘角,与故宫建筑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清文化的辉煌。“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诚信至上、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是老字号的共同特点,是老字号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商业文化。沈阳老字号博物馆的建成,充分发挥老字号的品牌和文化优势,扶持老字号创新发展,对促进民族企业做精做强,增强民族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5.葫芦岛九门口长城

九门口水上长城景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李家乡新堡子村。其倚燕山余脉,卧渤海之滨,南端起于危峰绝壁间,与自山海关方向逶迤而来的城墙相接,是万里长城唯一的一段水上长城。九门口水上长城位于辽宁省绥中县。南临渤海、北枕燕山,西与“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相连,素有“关外第一县”之美誉。九门口,古称“一片石”,号称“京东首关”。是明代最重要的关隘之一。它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岱宗景泰和神宗万历年间均重修过九门口水上长城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地,辽宁省五十佳景之一。1996年11月20日,万里长城—九门口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9月,包含九门口在内的万里长城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2009年2月1日,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将绥中九门口水上长城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6.抚顺雷锋纪念馆

抚顺,是雷锋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是雷锋的第二故乡。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后,全国出现了一个广泛深入学习雷锋活动的新形势。1963年3月11日,中共抚顺市委做出《关于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进一步在全市深入开展学习雷锋运动的决定》。决定中包括为了永远纪念雷锋,宣传和学习雷锋,在抚顺市区望花公园内(现址)修建雷锋烈士纪念碑、亭和雷锋事迹陈列室等项内容。1964年8月15日,抚顺市奠基修建雷锋纪念馆,翌年正式开馆。

 

7.中国锡伯族博物馆

中国锡伯族博物馆地处“锡伯故里”——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景观带紧邻5.4万平方米的锡伯族文化广场。该馆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遵循“特色化设计、高标化建设、现代化展陈、多元化布局、专业化运营”建设理念,是一个集文物典藏、民俗展陈、学术交流、文献研究、民族联谊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化国家级公益性民族展馆。主展厅由锡伯族历史、锡伯族万里戍边展厅,锡伯族文化艺术和走进新时代三大主题展厅组成,不仅详实记录了锡伯族从起源到现在的变迁史,而且通过大型景观雕塑群、民俗实景蜡像组、3D光影、半穹全景画、电子触屏、影像巡播等形式,对锡伯族起源迁徙、历史文化、万里戍边、特色民俗、现代文明等作了全景立体式展现。

 

8.沈阳大学

沈阳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优美,地理位置极为优越,紧邻城市交通主枢纽,享有交通与城市文化资源多重便利。办学历史已有115年,占地面积5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2万平方米。历经百年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承,学校已发展成拥有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0个学科门类,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目前设有20个教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7个,专任教师1163人,各类在校生1.6万余人。在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中,沈阳大学整体实力已跻身中国地方同类高校第一方阵。

 

9.辽宁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

辽宁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90平方米,展陈面积2300平方米,分为序厅、主题展厅、国歌厅、将士名录厅和多功能厅五个区域。纪念馆外部景观及整体建筑庄严肃穆,内部陈列内容丰富。展出图片416张,其中164张照片系首次公开。展出文物535件,包括刀、枪、炮弹、纸质书刊、金属瓷器、军事装备等九大类别。在东北完全沦陷的恶劣环境下,东北抗日义勇军舍生忘死,用简陋的武器与武装到牙齿的日军进行殊死斗争,共计战斗1400余次、牺牲10余万人、歼灭日伪军4万余人,阻滞了日军侵略的进程,用铁血丹心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10.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福安巷3号,是依托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和刘少奇旧居而建。中共满洲省委于1927年10月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设立的第一个最高统一领导机构,是党在东北革命的源头和摇篮,随着东北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陆续派陈为人、刘少奇、林仲丹、陈潭秋、罗登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中、李兆麟等抗日民族英雄也都曾是中共满洲省委重要成员,谢觉哉、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亲临满洲省委指导工作。

11.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位于沈阳市北陵园畔。为了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1951年初,经政务院内务部批准,原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在沈阳修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陵园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区”、“3A级国家旅游景区”、“全国文明优抚事业单位” “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陵园由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志愿军群雕、烈士墓群、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广场组成。在碧草青青、松柏簇拥的交相叠映下,陵园更显得庄严肃穆。

 

12.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沈阳“九· 一八”历史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九一八事变发生地原“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附近。展馆总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开放面积9180平方米,是国内外唯一一处以九一八事变史为主题的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点)、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央国家机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党性教育网上展馆、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省市两级党性教育基地。

 

13.大连贝壳博物馆

大连贝壳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是目前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集贝类研究、科普教育、展览与展示、收藏与国际交流为一体的专业性博物馆。大连贝壳博物馆位于大连市星海广场东南侧,展馆在设计上紧扣“贝壳”这一主题,将贝壳的丰富多变的有机形态引入到建筑造型当中。主题展馆的曲线形屋盖层层叠叠,犹如一只静卧在海边的贝类。大连贝壳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近万平,包括地下1层,地上4层,地上螺旋坡道式展厅,仿造了部分腹足类的生理构造为目前世界最大的专业贝类博物馆。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