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平台 > 委员专区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沈丽荣主席提出《关于加强对渤海生态环境战略保护的再建议》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0日  信息来源:

    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市侨联主席沈丽荣提出《关于加紧渤海湾污染治理的建议》后,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鉴于辽宁省等地区实施的以市场调节为手段、法律保障为前提的生态补偿机制收效良好的实际情况,沈丽荣代表又于第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议》。但渤海生态环境仍呈恶化趋势。所以她再次提出加强对渤海生态环境战略保护的建议。
    沈丽荣代表认为,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三面环陆,是我国重要渔业养殖基地和海盐产地,也
是富含石油等资源的天然储库。环渤海经济区是我国三大经济区之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渤海三省一市(河北、辽宁、山东、天津)涉及12个市共24个县及县级市临海。沿海共有41条河流入海。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与过度开发让素有“渔业摇篮”、“海洋公园”美誉的渤海出现海域逐年递减、水质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若不加大力度保护、整改,渤海将很快成为“死海”,并必将祸及子孙。
    一、触目惊心的现状
    1、渤海面积减缩的速度惊人。1958年,调查渤海面积为8.27万km²,平均水深20米,1986年渤海
面积变为7.7万km²,平均水深为18米,若按此速度减缩,扣除海平面上升(营口为2.4mm/a)的因素,200年后渤海面积将减缩三分之一,彼时将出现海港、航道淤积报废等恶果。
    2、水质污染与生态恶化。据《环球人文地理》201112期文章数据统计,2006年至2010年,环渤海
经济圈的污染海域面积从1.189万km²,上涨到1.699万km²,而近30年来,渤海整体被污染海域面积常年在80%甚至更强。据《全国环境公报》显示,“201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差,为中度污染”。水质污染必然导致生态恶化,渤海是整个北方海洋渔业的源头,唐代柳宗元曾有“大鲸驱群鲛,逐肥鱼于渤海之尾”来形容它的繁盛渔业,但如今早已“判若两海”,鱼汛消失多年,整个渤海已经没有一种鱼类、贝类、蟹类能够形成规模种群。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已至少有40种以上的海洋物种在渤海消失。有国家海洋局官员公开评价:渤海作为渔场的功能已基本丧失。尤其近些年来,赤潮爆发频率逐年上升,使本就十分脆弱的渤海生态环境遭到更为致命的打击。赤潮会破坏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加速消耗海水溶解氧,导致更多的鱼虾贝类窒息死亡。人类如果食用了含有赤潮藻类毒素的海产品,会出现汞、铅、砷中毒,引发癌症甚至死亡。
    二、导致现状的原因
    1.河流的输沙淤进。黄河每年泥沙流入渤海达8.2×108吨,河口沙嘴每年平均向海延伸3公里,30
公里海岸线每年平均向海延伸1.5公里;辽河-双台河潮滩每年向海淤进126米,其它河口潮滩均有不同程度的淤进。注入渤海的大小河流有100余条,河水不同程度携带有高污染。据统计,近年来进入渤海的年污水量达28亿吨,占全国排污水量的32%,其中仅天津市就达10-11亿吨,北京市有3亿吨。由于水动力条件较差决定了渤海自净能力有限,锦州湾就出现过金属锌超标2000多倍、铅超标300多倍的现象,而天津市也曾有95%以上的海域属重度污染。    
    2.盲目围海养殖、填海开发。大量滩涂、湿地被占用,代之而来的是鳞次栉比的商品房、厂房、
烟囱。为加速城市发展步伐,各地掀起一次次向海洋要地的热潮,目前已建与在建的环渤海临港工业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达数十个,如曹妃甸临港工业区2004-2020年,Ⅰ-Ⅳ期工程规划用地1000km²,其中围海填海310km²,填土方量达10×108立方米,如果自然淤积则需要500年以上。
    三、保护渤海的再建议
    一、加强组织协调和领导力度。建议国务院成立治理领导小组,由相关部委及环渤海三省一市负
责人参加,对过去制定的评估意见、规划、计划统一梳理,分解目标,逐一落实,改变以往存在的“多龙治海”、“各行其事”的状况。汲取2001年“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失败的教训,找出并改进2008年“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漏洞与不足,出台具体目标,设定具体时间表,将政府提供投资的各种治污减排、保护生态的资金用到实处。
    二、强化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健全和优化监测网络,共享监测数据
和信息资源。统一发布评价标准和质量信息。对重点功能区和海域要加大监测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建议有关部门对渤海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包括:渤海海岸现状、面积、水深、海底地形、地貌、沉积物、水质、生态现状及底质等作为背景值,进行长期监测对比和变化预测,加强围海填海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和地质灾害预测研究。
    三、严格围海填海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科学修订海洋功能区划、完善海洋自然保护区,建
立生态监控区。严格控制填海造陆、侵占湿地等过度开发行为。加强对重要水生物种资源和珍贵濒危水生物及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议国家制订2011-2020中长期渤海沿海省用海“规划”,一个县市只能做一次区域用海“规划”,该规划作为法律执行,作为此区域沿海省市政府政绩考核依据,不得突破“用海红线”,杜绝先斩后奏,先填后报的事件发生。
    四、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入海。统一排查陆源排污企事业单位,规定关停和限排标准。克服
利益驱动和地区保护倾向,下决心关掉一批污染严重项目,改造一批落后企业,整治一批违法排污单位,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总量。
    五、加强海域污染防治。各类海上石油、海上航运和港口企业要严防溢油漏油和超标排放,严格
控制海洋倾废行为。海上养殖活动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控制密度,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有海岸和海洋工程建设都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照“三同时”的要求,配套建设运行环保设施。要建立健全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机制。
    六、加大减沙护堤力度。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治水的同时治沙
加大石砌河流护岸力度,防止河床冲刷;不可乎视的小径流区要加强林带建设,预防塌方与水土流失。陆域泥沙入海量减少50%,渤海的寿命就会延长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同时,沿渤海省市应加强海岸护岸力度,利用好“海域使用金”,并保护渤海尚未开发利用的天然岸线。
    七、加快渤海专门保护法的制定进程。鉴于渤海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不同
的区域、行业及部门,建议以现行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为基础,结合渤海的实际,加快制定渤海专门保护法,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作好有关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使渤海环境保护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责编:魏超  来源:沈丽荣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