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首页 > 归国创业 > 侨商风采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侨资企业风采:亨通集团在不断奔跑中强大自己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9日  信息来源:鞍山日报

    十年磨一剑。鞍山亨通集团创办二十多年,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创新精神,成为国内阀门研究制造业的领军者,在坚持做强做大主业的同时,集团也涉足房地产、金融、证券、热电能源和文化等领域,形成了“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投资及产业化经营格局。亨通集团的成功印证了董事长姚辉的一句话:“跑在前面才能呼吸到最新鲜的氧气!”
  “下海试水”投身阀门产业
  坐落在达道湾工业园区内的亨通集团,拥有七个现代化厂房,厂房内都安装中央空调,工人在舒适的环境中作业。很难想象,二十多年前,亨通是从百余平米的小作坊起步。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大潮袭来,姚辉看到了机遇,成了第一批“下海”的人。1996年,姚辉隶属的阀门总厂一蹶不振。已经做了8年营销的姚辉意识到,要想立足于市场,必须按照市场的需求拥有自已的硬头货。掂量了自己的腰包,姚辉办起了自己的阀门厂。他倾尽积蓄,买下了阀门厂区的南院,成立了最初的亨通阀门有限公司。对此,众多熟人都说:“小姚想做厂长的美梦吧,就那点钱也敢办阀门厂。”姚辉却没有时间理会别人的嚼舌头,他开始为寻找人才、资金忙碌。他游说原本企业的技术人员、一线工人加入亨通。缺资金,他求亲告友,东挪西借。缺设备,他组织人员从旧物市场买来廉价的零部件自己组装。没有产品,就领着技术人员照猫画虎、自己鼓捣。就这样零打碎敲,产品不断地开发出来,用户越来越多,亨通逐渐度过了艰难期,并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照葫芦画瓢总不是长久之计,小作坊要发展,就要有自主研发产品。此时,恰逢我市扶植中小企业,不但从资金,还包括技术指导。姚辉瞄准时机,乘着扶植小企业的东风,再次扬帆起航,从作坊式的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迈进。 
  校企联合打出通达天下
  在亨通集团,有这样一张分布图,上面密密麻麻的地标注出国内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位置,一共100余家。这是亨通集团“科技联合目标网络图”。这张图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阀门领域技术领先的高校、科研院所。
  不论高校有多大名气,只要可以实现互利互惠,亨通都敢尝试。
  “九五”期间,鞍钢决定上1780生产线。为开发与之配套的加热炉阀门,姚辉赶到了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对于这家实力雄厚的设计研究院,刚刚创业的亨通显得微不足道。当姚辉拎着一包图纸,一路打听找到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时,大门都没进去。吃闭门羹的姚辉并没泄气,他通过各种关系,促成了双方见面,用3个小时说服对方,同意在设计时采用亨通的产品进行配套,并对亨通产品设计、生产提出具体意见。
  至此,亨通集团与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成为了稳定合作关系,双方联合研发的步进式加热炉阀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2002年,亨通与上海交大确立长期合作关系,并聘请该校的院士担任企业技术顾问。合作当年,双方合作的转炉煤气阀门项目就被列入鞍山首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产品迅速走俏,市场占有率高达50%。
  在亨通28家技术合作单位中,不乏北大、清华这样的著名高校。联合研发的产品不但获得了国家级新产品奖和辽宁省科技成果进步奖,并有百余种阀门获得了国家专利。产品广泛适用于水利、电站、冶金、石化、城建、环保等行业,连续多年被鞍钢、本钢、唐钢、邯钢、重钢、太钢、首钢、福建三明钢厂、清河电厂、辽河油田等行业中重大技改项目中所选用。
  逆境谋动蓄势一飞冲天
  2009年,借政府建设达道湾工业园东风,亨通集团率先迁入,就此又迎来了企业的第三次腾飞。
  近年来,经济大环境持续走低,金融风暴来袭,很多企业都面对严峻挑战。亨通也面临着阀门产业“寒冬”的到来。尽管如此,亨通集团没有裁掉一名员工,没拖欠员工一分工资。集团上下,勒紧裤腰带,谋求转型发展。集团开始进军房地产、金融、证券、热电能源和文化等领域
  “产品转型,向高科技产品领域迈进”是亨通在传统工业经济逆境中寻找的出路。
  新厂区内,成立了传感器车间,这里是亨通集团的新动力。这个车间内20名工作人员全部是大学毕业生,他们研究开发的高科技传感器产品已经开始投入生产及销售。高科技传感器在世界只有三家企业制作,亨通集团是中国唯一一家。
  “企业大了,并不代表就要盲目扩张,我们要在精细上下功夫。”这是姚辉对亨通的要求。亨通集团向环保节能产品发起挑战,积极研发节能减排产品,研究冶金环保产品,致力将环保阀门等工业产品达到世界环保指标和排放指标,用国产代替进口,推动阀门市场健康发展。“为下一代留下一个青山绿水的居住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也是亨通的责任。”姚辉说。
  企业转型,人才先行,亨通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近年来,大范围的招兵买马,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年轻大学毕业生,充实到亨通的血液中。企业计划在10至18年之内,将实现50%员工是大学毕业生。
  对于亨通未来的规划,姚辉有着自己的想法:“要从企业的大学生中选出一批精英管理者接他的班,让有才能,有激情,有道德的年青人带领公司继续前进。”二十多年来,亨通集团不断韬光养晦,在关键时刻展露锋芒,抓住时机迎头而上。
姚辉说:“经济逆境中,不代表没有机会,一旦机会来临,亨通就会像我办公桌上摆放的战斗机模型一样,以昂扬向上的姿态直冲蓝天。”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附件下载】